2024年12月27日上午,材料与化工学院在力行楼102会议室举办了“绿色化工与新材料”学术报告,陈丽娟博士以“儿茶酚基荧光有机纳米粒子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为题作学术报告,材化学院部分教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部分学生参加。
荧光有机纳米材料结合了荧光特性和有机纳米材料的优点,具有发光效率高、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以及易于修饰和功能化的特点在多个领域展现出独特的应用价值。陈丽娟首先介绍了以叶酸调控多巴胺氧化自聚合构筑的一种可发射蓝色荧光的有机纳米粒子FPONs,并基于此构筑了可用于Hg2+检测、以及槲皮素和Al3+“off-on”型荧光传感体系。然后又介绍了以单宁酸为前驱体构筑的聚单宁酸荧光纳米粒子FPTA NPs,基于FPTA NPs构筑了可用于Bi3+检测的荧光传感系统。以上所构筑对金属离子、槲皮素的荧光检测体系均表现出较快的响应性、较宽的线性检测范围和较低的最低检测限,在对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实验中表现出较好的加标回收率和较小的相对标准偏差,这说明所构筑的荧光传感体系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目前,相关工作发表SCI论文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
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与报告人围绕报告内容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收获颇丰,这对构建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团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学院将依托专业优势,紧密结合国家新发展需求,充分激发师生的科研活力,持续优化科研创新平台,以期全面提升学院的科研实力。
(图/杨林林 文/陈丽娟 审核/郝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