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道】安徽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储陈城教授做客皖西学院“政法周末大讲堂”谈“优秀法科生的基本能力及其养成”

发布者:学术动态管理员责任编辑:发布时间:2025-02-17浏览次数:30

2025年新学期开学之际,216日下午,皖西学院法学院邀请安徽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储陈城教授做客皖西学院“政法周末大讲堂”第187期,以“优秀法科生的基本能力及其养成”为题给法学院学生作报告。报告由法学院院长刘鑫主持。

报告中,储陈城首先从“优秀法科生的摇篮——受人尊重的法学院”这个问题展开,他指出:一所受人尊重的法学院,需要代表权威的大师名流,需要彰显影响的学说观点,需要象征实力的学科排名。但是,这些都易失难守,交通的便捷性促进了名家的流转,资源的中心化导致了大师的聚合。人的因时而动会引起学说重镇的拔旗易帜,学科地位也必然随之盛衰变幻。那什么才是一所法学院能够沉淀下来,让其长久受人尊重的因素呢?是法学院的内在精神。法学院的精神会形塑师生的风骨,即便无大楼亦无大师,外在破烂不堪,也依然会让人心生仰慕之情。受人尊重的法学院应具有崇尚学术自由,学问独立的精神;具有鄙弃谄媚权贵,不畏强权的精神;具有包容守护多元学术思想的精神。

储陈城强调,优秀法科生应具备人格意识(尊重他人的人格),平等意识(将他人平等对待),权利意识(尊重别人的权利)基本素养和阅读、写作、共情、沟通、辩论五种基本能力。他以安大法学院学生为例,逐一分析了上述能力的养成。

储陈城报告内容充实、条理清晰、分析透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现场师生们备受鼓舞、受益良多。

储陈城,安徽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副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络犯罪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徽省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助理(挂职);在《法学评论》《法商研究》《法律科学》《法学》《环球法律评论》等CLSCIC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与《中国刑法评注》《刑法学核心知识点精析》等编写,承担国家社科、省部级研究项目10余项。

(文图/鲍鹏飞 贾良国 预审/唐自政 审核/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