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做客“政法周末大讲堂”第133期云端讲述援鄂抗疫故事

发布者:学术动态管理员责任编辑:陈慧发布时间:2020-06-10浏览次数:1048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对新时代广大青年的寄语,号召青年学子对标先进,向榜样看齐,202067日晚,皖西学院法学院邀请安徽省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六安市中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王士汉和重症科主管护师夏劲松做客皖西学院“政法周末大讲堂”第133期,通过腾讯会议为法学院师生线上以“让青春在最需要的地方绽放”为主题讲述最美逆行者的援鄂抗疫故事。报告由法学院院长刘鑫主持。

王士汉首先分享了自己此次援鄂的经历及感受。面对突如其来的严峻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王士汉作为一名党员和医务人员丝毫没有畏惧、没有退缩,在医院选派援鄂医疗队员时,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去武汉,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说,“对于去武汉,我也是害怕的,可在我行医的30年间,救死扶伤就是我的初心和使命更是我的职责所在。”刚到达医院时,发热门诊人满为患,床位紧张,重症病人多,死亡率高,医疗队以及武汉当地医务人员工作都非常辛苦,在公交车上都能睡着,面部压伤,手部皮肤损伤等,每天除常规医疗和护理工作外,还需要进行病房清洁,患者生活照顾等,在体力上消耗巨大虽然辛苦,但令人欣慰的是,他圆满完成了任务,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王士汉说:“本次疫情,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短时期内可以集中大量人力和物力,军民一心,群策群力,防控结合。这既显示国家的号召力,又表现出强大国力,从而使疫情短时间得到控制,保障了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夏劲松同样也是感悟颇深,在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的此时,他和师生们分享了如何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他提醒大家与外人接触时要注意防护,介绍了如何预防病毒感染,要注意手部卫生的清洁、正确佩戴口罩以及如何做好居家消毒等工作。此外,夏医生还提醒大家如果出现发热症状也不要慌张,及时联系防控中心进行治疗以及家里人如果感染应该采取什么措施等,要做到冷静解决问题。

一线抗击疫情的经历,王士汉和夏劲松深刻感受到中国力量,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体会到科技的重要。他们鼓励同学们要努力学习,学习真本领;要加强锻炼,强身健体,练就过硬的免疫力;要养成好习惯,保持好心态;要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品德;要学会奉献,有奉献精神。他们希望大家健康成长,成才,成人,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刘鑫在主持报告时谈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数以万计的医务工作者奔赴湖北,援鄂医疗队队员不畏艰险、忘我工作,与武汉人民一道,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日夜奋战、舍生忘死、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用精湛医术和无私奉献阻击疫情,挽救了一个个鲜活生命,为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最美逆行者,肩负的是责任与担当,传递的是信心与力量,守护的是生命和希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勇敢逆行的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可敬的人”,值得被所有人铭记和点赞!

王士汉,主任中医师,皖西名医、硕士生导师,六安市中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兼任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呼吸病专家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肺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医师协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六安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夏劲松,2009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六安市中医院重症科主管护师,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文图/刘凡  审核/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