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报道(九)——艺术学院“寻红色印记,颂百年芳华”实践团队赴独山镇开展红色文化调研

发布者:新闻管理员责任编辑:邓杰发布时间:2022-06-28浏览次数:371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最鲜亮的底色。为赓续红色血脉,缅怀革命先烈,探寻红色故事,厚植爱国情怀,让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当好传承人,做好宣讲者。622-24日,艺术学院“寻红色印记,颂百年芳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缪妙、王维东的带领下前往裕安区独山镇开启红色文化调研学习之路。

 “一次参观”——循红色足迹,体悟初心使命

红色遗址,是历史的印记,是时代的瑰宝。622日实践团队第一站来到“六霍起义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耸入云的“六霍起义纪念塔”,庄严、肃穆,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过144层台阶来到塔下,全体成员敬献花篮,在纪念塔下重温入党誓词。

然后,实践团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进入纪念馆参观,一件件历经风雨的烈士遗物,无声地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一张张饱经沧桑的革命照片,激昂地记录着那浴血奋战的瞬间。实践团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大无畏奋斗精神,更加深入了解到独山镇的红色文化魅力。参观结束后,实践团队对“六霍起义纪念馆”的讲解员进行了简单采访,并对周边群众开展红色文化精神传承问卷调查。

  “一首红歌”——唱红色歌曲,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歌曲,是鲜活的历史,是精神的寄托。623日实践团队第二站来到独山镇综合文化站,围绕地方红色文化典型事迹、地方志编纂、退役军人寻访等主题,对文化站工作人员开展深入访谈,详细了解红色文化保护者的工作内容和当地红色文化的典型事迹。

青春诉峥嵘,歌声颂党恩。实践团队在独山镇文化街口,一起唱响了脍炙人口的红色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通过深情的演唱,重走峥嵘岁月、重温红色记忆。追忆往昔,深刻地演绎出大别山人民为庆祝红色政权的诞生,永葆红色江山,跟着共产党打出新世界的信念;立足当下,坚定地刻画出实践团队为肩负历史使命,传承红色精神,凝心聚力奋进新时代的决心。同学们满怀热情,歌声嘹亮,响彻了这片红色的土地。

 “三场访谈”——寻红色人物,赓续红色血脉

红色人物,是历史的见证,是血脉的延续。624日实践团队第三站前往三位年过花甲的抗战老兵家中进行采访,分别是1985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龚立传老人和汪家传老人,还有一位是12岁就参加革命队伍的胡正先老人,他曾先后参加了辽沈、平津、解放海南岛等著名的战役,多次获得党和军队领导人的高度赞扬。

访谈中,三位老人生动讲述了自己在各场战役中的战斗经历,虽已过去多年,依然历历在目,说到激时刻仍然情绪激昂。老人们叮嘱实践团队:“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好好学习,更要牢记使命,跟着共产党走。”他们在战争年代奋勇争先,和平年代默默奉献,用一生诠释忠诚,无怨无悔,将青春献给了党,矢志不渝。这让实践团队大受震撼,感慨革命英雄和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之艰难、今日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对革命英雄、党员先辈致以崇高敬意,更加坚定了勇往直前保家卫国的信念。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艺术学院“寻红色印记,颂百年芳华”实践团队深入感受、学习伟大的“大别山精神”,身临其境,方知革命之艰难,瞻仰故地,更感先辈之崇高。实践团队在追寻红色印记路途上,立志传承红色基因,勇挑重担坚守初心,在新征程上慨然前行,争做新时代红色传人,以实际行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文/缪妙 图/王维东 汤梦雪 审核/张丽萍 胡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