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材料与化工学院在力行楼102会议室举办了“绿色化工与新材料”学术报告会,李林刚、包磊和李善奇三位教师分别作学术报告,材化学院部分教师、应用化学等相关专业学生参加了报告会。
会上,李林刚教授以“调温相变材料制备及其在羽绒蛋白纤维中的应用”为题,介绍了一种基于相变蓄热调温羽绒的研发过程,同时分享了产学研融合、专利申报、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经验。
包磊博士以“MOFs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降解抗生素”为题,介绍了MOFs材料的优点和合成表征方法,分享了MOFs材料作为光催化剂降解水体污染物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李善奇老师以“现代质谱技术应用进展”为题,介绍了质谱的现代应用进展情况,质谱技术作为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分析手段,近年来在物理、化学、生物、临床医学、药物开发、环境监测、公安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报告梳理了质谱成像、高分辨质谱、串联质谱等核心技术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质谱在生物医学、药物研发和临床诊断中的创新应用,并对微型化、智能化、多组学融合等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材化学院高度重视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本次三场“绿色化工与新材料”学术报告会的成功举办,加强了教师间的学术交流,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营造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学习氛围。(文/李善奇 图/包磊 预审/吴菊 审核/郝成伟)